

官方网站
www.symhn.cn
【概要描述】2014年末,沈阳某大学大三学生小文无故出现情绪低落,哭泣,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什么也不想做,孤僻,不愿与人接触,父母当时带着小文到某医院的心理科门诊诊治,当时医生根据小文的症状诊断为“抑郁症”,并开具了相应的抗抑郁药物,服药将近半年后,小文的情绪低落有所改善,不再哭泣,但仍然不爱与人接触,生活懒散,不爱做事,甚至与平日关系甚好的父母也逐渐疏远,不与父母交流,即使偶尔说话,言语多让父母感到内容杂
【概要描述】2014年末,沈阳某大学大三学生小文无故出现情绪低落,哭泣,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什么也不想做,孤僻,不愿与人接触,父母当时带着小文到某医院的心理科门诊诊治,当时医生根据小文的症状诊断为“抑郁症”,并开具了相应的抗抑郁药物,服药将近半年后,小文的情绪低落有所改善,不再哭泣,但仍然不爱与人接触,生活懒散,不爱做事,甚至与平日关系甚好的父母也逐渐疏远,不与父母交流,即使偶尔说话,言语多让父母感到内容杂
2014年末,沈阳某大学大三学生小文无故出现情绪低落,哭泣,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什么也不想做,孤僻,不愿与人接触,父母当时带着小文到某医院的心理科门诊诊治,当时医生根据小文的症状诊断为“抑郁症”,并开具了相应的抗抑郁药物,服药将近半年后,小文的情绪低落有所改善,不再哭泣,但仍然不爱与人接触,生活懒散,不爱做事,甚至与平日关系甚好的父母也逐渐疏远,不与父母交流,即使偶尔说话,言语多让父母感到内容杂乱无章,令人费解。今年5月份,父母带着小文来到我院门诊寻求进一步治疗,医生经过详细的精神检查后,告知小文父母,小文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小文的父母当时非常震惊,甚至难以接受,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平时聪明、懂事的孩子,本来患的是“抑郁症”,怎么会无缘无故变成了“精神分裂症”。经过门诊医生的详细讲解,小文的父母逐渐了解了这一疾病,并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要求小文住院,给予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经过两个多月的系统治疗后,小文的言语交流明显改善,个人生活料理也有所提高。
那么,精神分裂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它的前驱表现是什么,做为病人家属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本病开始于青少年阶段,多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以16-30岁为最多,目前病因未明,无器质性改变,其特点是病人的思维、情感、行为与现实脱离。一般没有意识和智能障碍,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精神分裂症都有什么表现?
该病起病隐袭,开始表现懒散,不修边幅,对各种日常活动失去兴趣,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逐渐丧失了与亲人和外界的正常联系,因此,得病初期容易被诊断为“抑郁症”。有的病人还常伴各种妄想,如无端猜忌别人用各种方式伤害他(她),配偶对他(她)不忠,或怀疑自己被人控制,有的还伴有幻觉,以幻听多见,总认为周围的人议论他(她),有时由于幻觉及妄想支配会做出攻击性行为。
患精神病后应该怎么办?
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可采取住院治疗或门诊治疗,如果是急性期家属难以控制甚至出现伤人或自伤的倾向或行为,最好采取住院治疗,经治疗症状缓解后,遵医嘱,可回家进行后期康复训练。
家里有患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时应该怎么办、如何护理呢?
一方面需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掌握复发的苗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督促病人按医嘱坚持服药,切忌随意减药、停药,药物由家属妥善保管,定期陪同病人到精神专科门诊复查;其次,合理安排好日常生活,督促病人按时起床,洗漱,整理房间等日常琐事,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忌酒、咖啡、浓茶和盲目进补;第三,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是促进慢性病人康复的重要外部条件,家属应当和谐、耐心的对待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消除悲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第四,尽量安排病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鼓励患者多与人交往,力所能及的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综上所述,及时发现、尽早治疗是提高精神疾病治愈率的关键,而后期家属的护理是使患者重新走向社会的必要条件。最后,祝愿广大的精神病患者都能够及早治疗,尽快回归社会。
三病房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医院简介 | 康复乐园 | 家庭护理 | 院长信箱 | 医院地图
Copyright © 2015-2018 Shenyang Mental Health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热线:(024)23813000 办事热线:(024)31217767 投诉电话:(024) 31217565 (024) 31217537
地址:沈阳市浑南新区金帆中路12号
版权所有: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辽ICP备0500797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