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网站
www.symhn.cn
【概要描述】
【概要描述】
2018年以来,沈阳市卫生健康委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的高品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主体,创造性的开展"医院管理年、学科建设年、营商优化年"以及"人才建设年、科技创新年、基层提升年"工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人事薪酬改革深入实施,事业发展活力持续提升,"大病不出县"行动深入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更好的展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各单位"三个年"建设成果,《沈阳卫生健康发布》头条号开辟"沈阳市卫生健康系统'三个年'建设成果展示"专栏,回顾2019年"医院管理年、学科建设年、营商优化年"建设成果,总结2020年"人才建设年、科技创新年、基层提升年"建设经验,以飨读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沈阳市肛肠医院,一起了解他们,题目是:《精准对标破冰发力 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2019年,沈阳市肛肠医院以推进"医院管理年、学科建设年、营商优化年"建设为载体,不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着重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医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年门诊量达10万余人次,开展手术1万3千余例,业务和经济指标再次跃升的同时,医院的品牌效益也不断提升。
2020年,医院按照市卫健委"人才建设年,科技创新年,基层提升年"的工作部署,以加强重点科系建设为动力、以推进人才培养为根本,进一步实施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在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推进两个"战场",共派出400余名医务人员,圆满完成7次"三站一场"的流调和11家入境隔离宾馆留观人员的采样工作。今年8月下旬,韩毅院长带领新一届院领导班子,对全院的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学科发展、科技创新以及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确保三个年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近年来,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临床及教学能力,全面启动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住院医院规范化培训,选派优秀骨干国内外研修学习,并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推进人才培养。医院借外力聘请徐教授为客座专家,并成立徐惠绵工作站,定期来院会诊、查房、手术、交流,积极培养年轻医师学习提升,形成高领域人才培养机制,并持续发掘医院在消化道早癌方面的潜力和优势,并初见成效。
内镜中心副主任姚远就是医院年轻骨干医师的代表,他坦诚地说:"这几年医院给我们年轻医师创造了太多学习进修的机会,正是有这些好的政策,才使我们能没有顾虑地出去进修学习,回来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来给患者服务。我们也是受益者,是医院鼓励推进人才培养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好机遇!"
为提升全院医师的业务水平,医院还通过定期召开科主任例会、病例讨论会、青年骨干意见征询会、科研沙龙等形式,找差距、补短板,为医院发展提供动力保障。经多方调研及细致筛选,医院集合了以肿瘤外科张勇副主任、内镜中心姚远副主任为首的青年科研骨干10余人,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组成了肛门良性病、肠癌、便秘盆底和菌群移植(FMT)四个不同的科研攻关工作小组,充分挖掘青年骨干的潜力,使学术研讨蔚然成风。
"得知沈阳市肛肠医院有免费的直乙镜检查,就和老伴一起来了,没想到,真是免费不说,从头到尾都是绿色通道,头一次感觉老年人还有这么好的待遇,最主要的是,老伴查出直肠息肉,第一时间得到了治疗,要没有这活动,啥时候能发现这病都不知道,这要是息肉发展成了肿瘤得多可怕,肛肠医院这活动真是太好了!"刘大爷兴奋地说。
刘大爷的受益得益于医院开展的直乙镜项目, 2018年,为提升全院医师业务水平,医院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选派中青年骨干、副主任医师王天夫到北京市肛肠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修学习直乙镜检查技术。该技术特点是无痛、方便、快捷。检查前只需要简单的灌肠准备,检查时间短,尤其适合老年不能耐受大肠镜检查的患者,可通过直乙镜检查进行直结肠早癌的筛查。2019年,医院成立直乙镜中心,王天夫作为科室的负责人,将从北京学到的先进技术带回了医院,科室成立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直乙镜检4000余例,发现直乙肠占位性病变200余例,息肉300余例。
2020年,为培养更多适应医院未来发展的中医药人才,结合医院"中西医并重"的发展理念,按照沈阳市中医管理局"西学中"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医院选派临床科主任及部分业务骨干报名参加"西学中"学习30人次。同时申报国家及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1项,已通过省医学会初审,目前报国家中管局审核。
"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会好好的活着,将来让我的孩子也当一名医生。"这是一名长期饱受病痛折磨的一名年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真情告白,由于疾病的原因每天排便三十几次,疾病的折磨让小宁(化名)生不如死,在四处求医无果的情况下,慕名来到了沈阳市肛肠医院,通过粪菌移植技术成果摆脱病痛,脸上重新绽放了笑容。小宁也是医院提升科研能力,开展新技术的受益者之一。2019年,医院组织专家,奔赴广州、厦门、合肥等地进行详细考察调研论证后,开展粪菌移植治疗项目,2020年,医院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对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确有良好的疗效,医院已将此技术,作为一项科研立项已经开展研究,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多年来,医院始终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特别是2020年,医院在保持2019年学科建设年的基础上,持续发力,勇于创新,促进医院专科建设水平的长足发展。医院在学科建设上强调"以科技为先导",积极发挥徐惠绵专家工任务站的带动作用,以"小综合、大专科"为目标,拓宽医院诊疗范围,今年开展三项新技术"经骶尾入路骶前囊肿切除术"、"大肠息肉冷切除技术"和"粪菌移植治疗炎性肠病及慢性便秘","一种肠镜检查直肠保护装置"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拓展的穴位贴敷、中药灌肠、中药熏洗和热奄包治疗等10余项中医诊疗项目,满足了不同层级患者多样化的需求。2020年,医院获得辽宁省自然基金科研项目1项,沈阳市科技局项目1项、沈阳市卫健委项目2项。
作为基层提升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医院结合专科医院的资源优势,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工作原则,积极发挥专科联盟作用,利用技术优势,持续开展医联体工作,今年,医院继续推进医联体工作,今年陆续又签约鞍山、本溪等3家医联体合作单位,进一步推进了专科优势医疗资源下沉和优质中医药资源纵向流动。
从 2016医院正式启动专科联盟医联体工作至今,经过几年的稳步发展,已签约省内外医联体协作单位19家,通过医联体协作,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原则上能在基层解决的疾病,尽量在当地解决,方便当地患者就医。医院还建立了医联体协作单位档案,制定了工作标准,实施医联体管理办法,纳入统一管理。
"以前我们真不相信,肛肠医院真的是无偿的帮助我们基层医院提升技术,两年了,现在我们是真的相信了",这是一家医联体协作单位负责人的肺腑之言。两年多来,医院选派高年资专家定期到医联体协作单位出诊、会诊、并参与教学查房、手术带教、基础医疗设备建设指导等工作,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使当地医疗服务体系更有序,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专科专病医疗服务的需求。今年共出诊184次,在当地开展手术人数366人次,转诊手术24人次。
"赵主任,您还记得我不?15年前就是您帮我看的病,那时多亏了您……"在美丽乡村千人进千村的义诊现场,胃肠病房的赵主任遇到了15年前她曾收治的直肠癌患者张先生,张先生对当年给予他精心治疗的赵主任记忆犹新,并表示深深的感谢。疫情期间,按市卫健委的统一部署,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为载体,深入沈北新区的沈北街道、石佛街道、黄家街道、兴隆台街道以及黄家街道的56个自然行政村(社区)开展千人进千村活动,在当地设立义诊点,开展防疫宣传、发放资料、赠送物资、免费义诊等活动计28次,发放疫情宣传资料共计6000余份,捐赠防疫物资(医用酒精300余升);共计义诊9次,义诊人数600余人次,免费发放院内自制药品500余盒,实实在在的将医疗服务辐射到村镇上,让广大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优质的医疗服务,得到了当地百姓的高度认可。今年10月,医院积极响应市卫健康委号召,发挥社会公益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敬老月"公益活动,受益人数达500余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新的一年,医院将抓住"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有力机遇,深入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精准对标"三个年建设"的基本要求,转观念、改思路、找方法、定措施,确保现有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提升。持续不断地探索和发掘医院品牌亮点,在保持肛门病、结直肠肿瘤、电子胃肠镜等传统优势的前提下,做大、做强、做精结直肠肛门盆底专科,申请建立"沈阳市结直肠肛门盆底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沈阳市胃肠道内镜中心"及"沈阳市结直肠肛门盆底疾病筛查及防治中心",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民、惠民、利民"的高品质医疗服务,用实际行动开启"三个年"建设工作新的征程。
来源:沈阳市卫生健康委 沈阳市肛肠医院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医院简介 | 康复乐园 | 家庭护理 | 院长信箱 | 医院地图
Copyright © 2015-2018 Shenyang Mental Health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热线:(024)23813000 办事热线:(024)31217767 投诉电话:(024) 31217565 (024) 31217537
地址:沈阳市浑南新区金帆中路12号
版权所有: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辽ICP备0500797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