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img

官方网站
www.symhn.cn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今天是:
搜索
搜索
1 1

政务公开

资讯分类

政务公开

沈阳市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建设年、科技创新年、基层提升年"建设成果之沈阳中心血站工作纪实

【概要描述】

沈阳市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建设年、科技创新年、基层提升年"建设成果之沈阳中心血站工作纪实

【概要描述】

详情
沈阳市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建设年、科技创新年、基层提升年"建设成果之沈阳中心血站工作纪实

 

 

 

【编者按】

2018年以来,沈阳市卫生健康委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的高品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主体,创造性的开展"医院管理年、学科建设年、营商优化年"以及"人才建设年、科技创新年、基层提升年"工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人事薪酬改革深入实施,事业发展活力持续提升,"大病不出县"行动深入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更好的展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各单位"三个年"建设成果,《沈阳卫生健康发布》头条号开辟"沈阳市卫生健康系统'三个年'建设成果展示"专栏,回顾2019年"医院管理年、学科建设年、营商优化年"建设成果,总结2020年"人才建设年、科技创新年、基层提升年"建设经验,以飨读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沈阳中心血站,一起了解他们,题目是:《恪尽己任怀热血,守护一方众安康》。

 

沈阳中心血站:恪尽己任怀热血,守护一方众安康

 

2019年,沈阳中心血站根据"医院管理年、学科建设年、营商优化年"确定核心工作方向,全力谋求在中心管理、充实深化职能以及拓展优化业务建设等方面新的突破,并取得了良好进展。2020年,沈阳中心血站再按照沈阳市卫健委"人才建设年、科技创新年、基层提升年"的工作计划部署,借助沈阳市卫生系统统筹优质科研资源,瞄准重点研究方向,突出团队协作优势,加强人才培养,注重成果转化,借提升全市卫生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重大举措,未辜厚望,不负韶光,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凝聚团队力量 加强人才培养

2020年5月一个周末的傍晚,输血医学研究所的实验室仍然灯火通明——中心血站的诸位骨干精英正在为一位临床医院送检的患者进行血小板配型检测,场面热火朝天,好不热闹。

那位由临床医院送检、急需进行血小板相合性输注的患者,是一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因当时血小板计数急剧降低,并发生了血小板输注无效,随机输注血小板并不能改善症状,故医院将患者的血液标本送至输血医学研究所进行血小板配型。

沈阳市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建设年、科技创新年、基层提升年"建设成果之沈阳中心血站工作纪实

 

血站的输血医学研究所这个年轻的科研团队早在几年前就在血液中心李剑平副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血小板3种重要血型HLA、HPA和CD36的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研发了血小板血型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使3种血小板主要血型系统可以得到准确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血小板血型资料库。这位患者的血样经过研究所工作人员紧张而有序的实验,最终找到了配合的血小板。患者输注后症状得到了极大改善,研究所也受到了临床医院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输血医学研究所这个年轻的团体已经不是第一次获得了这样的好评,他们也是血站今年包括在内连续数年持续加强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绩的代表。

血站一直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从2000年开始引进应届本科毕业生,到2002年引进高科技人才,仅用短短两年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李剑平主任作为血站学科带头人,不断引进新技术,拓展科研新领域,使血站的科研工作从几乎空白发展到目前行业领先的地位。

看到了人才的力量,血站更加坚定了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的理念,既重视"自身输血",更注重"自身造血"。通过不断引进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加入到输血行业和鼓励血站员工不断强化学习意识的方式,两手抓血站人才梯队建设。在持续构建合理人才梯队的同时,血站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把各科室骨干派到国内各个血站进行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并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不断邀请国内输血行业领军人物到血站进行交流、培训和学习,全面夯实血站工作人员理论知识的,促进整体业务水平与素质稳步提升。

"人才建设年"以来,在血站致力于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的同时,也积极实现了编外专业技术人员全员转同工同酬,通过多种方式并进,在职工福利、晋级、政治待遇等多方面消除了编外人员与编内人员的差距,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至今已建成了拥有博士后1人、博士5人、硕士28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全站职工79%以上的精英梯队,并在国家、省市各层面均有领军人才,为血站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源动力。这个合理的人员构架也为血站采供血业务能力持续发展,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带动科研 成果付诸临床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致病机理复杂,而且,一些发病机制如"细胞因子风暴"、"氧自由基堆积"等也存在争议。如何找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和危重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是寻求应对疫情突破口的重点。在阅读SARS病毒感染患者治疗的文献时,几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引起了李主任的注意。一是血浆置换治疗;二是恢复期血浆治疗;三是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具有高度相似性,这些SARS治疗方法可能对新型冠状病毒同样有效。

这些治疗方法有的是血液中心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有的是可以通过科研攻关短时间内就能开展,他决定从这几个治疗方法开始科研攻关。他首先和定点诊治医院联系开展科研合作,然后和单位主要领导汇报了他的想法,获得单位支持,接着安排科研团队成员准备恢复期血浆的单采方法和抗体滴度检测方法,并制定科研方案。同时,指示团队尽快制备足量间充质干细胞,为临床研究做准备。十余天后,当国家多位新冠肺炎治疗领域权威专家和相关机构相继提出采用恢复期血浆治疗方法和干细胞治疗新冠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案,李主任的科研设想得到了证实。正是有了这样充足的准备,才有了在市科技局下发《关于申报"沈阳市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科研攻关应急专项"》通知时,短短1天时间内便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完成了网上申报。

经过精心的准备,2月17日,辽宁省第一例恢复期血浆已经成功采集,并制备成治疗剂量冰冻保存。紧接着第二例、第三例……成功采集并输注给新冠肺炎患者,又一项科研成果顺利付诸临床应用。之后还有和协作单位就恢复期血浆临床应用研究、血浆置换疗法研究及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等更深入的科研创新等着血站的科研团队去攻克。

沈阳市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建设年、科技创新年、基层提升年"建设成果之沈阳中心血站工作纪实

 

血站领导深刻认识到科研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要想促进输血事业可持续快速发展,就要不断开创输血科研新领域,并逐步推进输血科研向临床应用转化。在这样思想指导下,血站打造了辽宁省内采供血工作系统中最具科技含量的研究团队——辽宁省输血医学研究所。输血医学研究所作为辽宁省和沈阳市两级重点实验室,科研总体研究方向和多项研究课题均处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地方科技需求的前沿领域,在国内相同领域平台中处于领先地位。沈阳市卫健委科研中心成立并落地血站更是标志血站的科研创新工作上了新台阶。科研中心落地后,血站更是积极响应上级部门要求,规划2020年科研中心和血站的科技创新工作。为促进科研中心切实发挥作用,蒋立柱站长、李剑平副站长等领导与相关领域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就如何开展科研创新工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持续规划并开展横向科研合作。此外,血站还携手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创建了"沈阳中心血站-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科研共建平台",选定"血液-细胞-医药治疗"作为科研课题;成立了血站专家工作站;在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血站与多方协作,共同努力,科研共建平台初见成效。

血站科研工作就是在这样的跬步积累之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一年来,科研项目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余篇。但输血科研的漫漫征程没有穷尽,血站仍明确要以科研创新为抓手,在持续提高血液安全的科研领域里不断努力。

相时而动司举 实现基层提升

"喂!是沈阳中心血站吗?现在疫情,我想献血的话,没有车怎么办?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年初以来,血站接到这样的群众疑问可谓是不胜枚举。为了解决献血出行困难问题,沈阳中心血站冥思苦想应对之策,采取了以"定制登门型"为代表的多种服务方式,确保了沈阳临床用血的稳定。在今年那样一个特殊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常态化防疫与采供血工作的并行与平衡以及各项基层治理能力的持续提升,是摆在沈阳中心血站的一个考验。

面对新冠疫情对采血工作的影响,血站开展了各种特色招募措施,采用一对一电话招募、专车接送献血者、采血车上门采血、网上预约献血等手段,坚持不聚集分时段的采血原则,基本保证了疫情期间和常态化防疫期间医疗机构诊疗用血需求。在疫情爆发之初,血站结合采供血工作自身特点,进行宣传,着重突出抗疫献热血、第一例康复血浆采集等信息的发布,让社会随时了解血站工作近况。全面完善沈阳中心血站微信公众号,增加微信预约献血等功能,为献血者提供便利献血条件,并通过筹建沈阳中心血站网站和官方抖音号,采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宣传有关献血各类信息。

沈阳市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建设年、科技创新年、基层提升年"建设成果之沈阳中心血站工作纪实

 

疫情期间,沈阳中心血站更重视对献血者提供的服务质量,要求所有点位均要细致入微的做好对献血者的服务。并紧跟疫情变化形式,制定站级应急预案并持续更新,随时调整工作重点并根据需要启动团体献血等措施。其中制定辽宁省新冠血浆采集方案,组织新冠血浆的应急采集工作并成功采集7例。在此期间,沈阳中心血站各项工作领域没有发生一例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献血事件,使献血者和用血者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在维护全市采供血工作安全运行的同时,也全面实现了基层提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健部门"组团式"支援西藏采供血工作要求,辽宁省血液中心暨沈阳中心血站已先后多次选派专家赶赴那曲地区,开展血站建设工作现场帮扶指导,从2017年成功帮扶那曲血站完成第一袋血液的采集工作标志其具备独立运行条件开始,到今年5月血站再次组团奔赴那曲,力争与那曲市中心血站合作培养一批关键岗位人员,建立通畅的联络机制和长效的远程技术指导机制,提升那曲市中心血站血液检测能力、成分制备能力和规范化管理的血液保障能力,进而协助那曲市中心血站通过国家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PCR实验室)验收,进步发展的步伐在血站与那曲的携手之下始终稳健向前。12月,血站迎来了那曲工作人员到站为期三个月的学习进修,相信通过在检验科、成分科、采血科(机采)、输血医学研究所、质控科、质管科六个科室,涵盖血液采集、成分制备、检验和质量控制业务流程的全面学习,那曲血站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会得到更为显著的提升,人员的能力水平和素养也会整体迈上一个崭新台阶。

沈阳市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建设年、科技创新年、基层提升年"建设成果之沈阳中心血站工作纪实

 

2021年,随着新冠疫情发展的变化,采供血工作可能会面对更为严峻的形势和更为严格的要求,沈阳中心血站唯有沉下心来,从基础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点滴汇聚江河"的努力去做好每项工作,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毅力和耐力去迎接新的一年全市采供血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在新一年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职业精神,奋发作为,不辱使命,为采供血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医院简介 | 康复乐园 | 家庭护理 | 院长信箱 | 医院地图
Copyright © 2015-2018 Shenyang Mental Health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热线:
(024)23813000  办事热线:(024)31217767  投诉电话:(024) 31217565   (024) 31217537
地址:沈阳市浑南新区金帆中路12号

版权所有: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辽ICP备0500797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