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
分类:医院动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8-23 17:37
2009年10月10日是第十八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政府自2000年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以来,每年都会提出一个主题来进行精神卫生宣传。虽然每年精神卫生日的主题不同,但都是一个目的,旨在动员全社会关注精神卫生问题,正确认识精神健康,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呼吁公众共同参与促进精神健康活动,强调生命健康全面与完整的概念。2009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
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得到关注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原有社会支持网络的削弱,导致了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呈现增高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说,目前全世界共约有4.5亿各类精神和脑部疾病患者,每4个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段产生某种精神障碍。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最新发布的世界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指出,精神疾病在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逐年上升,单相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酒精滥用、阿尔茨海默式病和其它痴呆已排名前列,而其中尤以单相抑郁症最为明显,在中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抑郁症排在疾病负担的首位,其次是双向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酒精滥用。精神卫生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我国侪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列,随之而来的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据1993年抽样调查表明,国内各类精神病的总患病率由1982年的12.69‰上升至13.47‰(不含神经症),共有精神疾病患者1600万。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年指标(DALYs)评价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根据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与麻醉药品滥用、自杀以及重大灾害后心理危机等问题明显增多。这些精神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目前,由于精神卫生知识尚不普及,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人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偏见与歧视现象较严重,致使一些精神疾病康复者不能顺利回归社会大家庭,产生了强烈病耻感。调查显示:我国普通人群精神卫生知晓率偏低。一些患者和家属即便具有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认识到疾病的性质,多数人也宁可自己忍受痛苦而不愿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害怕因“精神病”而受歧视,结果延误了治疗,病情加重。令我们异常担忧的是,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已达1600万人,接受治疗的人数却只占全部病人的20%,八成病人缺乏治疗。专家指出,导致我国精神疾病治疗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精神卫生知识匮乏,尤其是对与心理问题有关而且应该寻求心理帮助的常见问题缺乏了解。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我国政府适时提出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号召全民参与促进精神健康活动,普及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国民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识,并有针对性地对目前突出的儿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提出主题:“使用网络应有度,科学合理才健康”,进行重点宣传和干预,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精神卫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沈阳市政府响应上级号召,在市卫生局领导下,由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和沈阳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沈河区疾控中心在10月10日当天在繁华的中街沈阳商业城门前举行了大型宣传活动,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号召市民“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沈阳市卫生局各位领导、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沈阳市沈河区疾控中心领导参加了此次宣传活动。
相关新闻
2023-08-22
2023-08-10
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