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攒钱不花 女孩成了“葛朗台”
分类:医院动态
作者: 北国网- 辽沈晚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3-25 01:16
17岁女儿的钱包里竟有7900元现金!这让沈阳市的窦女士(化名)直上火:“给她的压岁钱、零花钱都攒着,不花!这孩子是不是成了葛朗台那样的守财奴? ”
窦女士家住沈阳市和平区保安寺社区。 7月3日,社区创办的“心理咨询室”第三次请来心理咨询师和居民“面对面”。在咨询现场,窦女士讲出了心中的困惑。
还没等咨询师帮忙分析,居民们便议论起来,“不花钱还不好? ”“这孩子是好孩子啊,没啥问题,倒是家长有问题! ”……最终,来自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程钧老师找到了答案。攒钱不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立的成熟表现。
窦女士和丈夫在零花钱上对女儿控制不严,“每周零花钱200元,做家务给予鼓励100元,和同学聚会偶尔也给几百……”窦女士一路说下来,女儿平均每月能支配的现金过千元。
起初,窦女士以为女儿把这些钱都花掉了,直到有一次打扫卫生时发现一个钱包,“一看就是女儿的,里面的钱一沓子,我一查,7900元!”窦女士当时就没了主意,“孩子把钱都这么攒着,这不是有毛病吗? ”在她看来,女儿的表现很异常,和身边接触的女孩们“太不一样了”。
窦女士还想起,夫妻俩给女儿买名牌运动服,女儿却很少穿。“非得放起来,去一些小商场买那种几十块钱一件儿的衣服!想不明白为啥。”女儿唯一一次“大手笔”,是有一年窦女士过生日,“给我买了条项链儿,3000多块钱! ”
窦女士的困惑,让心理咨询师程钧想起另一个案例,“一个10几岁的孩子剩下零花钱,攒够了,买了一双名牌的运动鞋! ”分析两种案例的反差,程钧认为,窦女士女儿的表现,反映出对物质、金钱的一种健康心态。“有的孩子在乎穿戴之类,认为这代表着自己的形象。有的孩子在物质之外的其他方面很在乎,比如和同学的关系、自身价值等等。 ”程钧建议窦女士,多和女儿多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心理。
这让窦女士想起女儿曾说过的话,“我爸爸再能挣钱,这也是他辛苦挣来的”“等将来你们年纪大了,我再把攒的钱还给你们”。此刻,在场的咨询师、居民们都笑了。心理咨询师认为,女孩不是“葛朗台”,倒是做妈妈的窦女士无端心理出状况。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首席记者杨宝顶的博客(http://blog.lnd.com.cn/?uid-255807)
社区记者 王玉梅 首席记者 杨宝顶
相关新闻
2023-09-22
2023-09-22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