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我被那10分给害苦了”
分类:医院动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04 07:41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09/6/11 11:07:09 文章出处:不详
胡杨是一个天资聪颖、好学上进的女孩子,去年升入全市有名的
重点中学读高中。进了这所高中,就等于一条腿已经迈进了重点大学
的门槛。胡杨也不负众望,在刚开学的那场摸底考试中初露锋芒,被
老师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一家人仿佛看到了铺在胡杨面前的那条通往
大学的路……
可是,父母脸上的笑容没有绽放多久,胡杨就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她说不想上学了,要上也不在现在的学校上了。父母不明白为什么,
是重点中学高手林立,胡杨学得太吃力吗?到学校问老师,老师肯定
地告诉他们:胡杨品学兼优,是一个好苗子。是胡杨在学校与同学关
系处得不好?问问胡杨的同学,都说挺喜欢她的,她自己也说没有和
同学们闹什么不愉快。父母气不打一处来:好好的,怎能说不上就不
上了?再说进这所中学容易吗?多少人削尖了脑袋都钻不进来,你不
也是靠评上优秀班干部加了10分,才进了这所学校的吗?你要珍惜这
来之不易的机会!
以后,胡杨不再提不上学的事了,父母以为她想通了。胡杨每天
依然很用功地学习,但情绪状态有了很大改变,以前活泼好动的她变
得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还常常没理由地叹气。她有时甚至问母亲:你
说人活着是不是很累?老师也反映,胡杨渐渐对学习流露出厌倦情绪,
虽然很用功,但那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
眼看着胡杨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胡杨的
父母焦急地打心理热线咨询,希望我能帮他们解开胡杨的心结。
也许是身份的关系,胡杨对我没有什么戒备,她向我讲述了产生
厌学情绪的原因。
“祸根就是那10分,我被那10分给害苦了……
“中考时,我临场发挥很差,离重点高中分数线足足少了7分!
老师觉得我上不了重点高中太可惜,就对我的父母说,要想想办法。
于是我父母开始绞尽脑汁四处活动,终于想到了一条路,那就是争取
一个优秀班干部的名额,获得加分的资格。后来我这个从没有当过班
干部的‘班干部’竟真的获得了加10分的资格。得益于这10分,我的
中考分数终于上线,进了现在这所人人羡慕的中学。
“可我的心里对这名不正言不顺得来的10分很不安。我觉得所有
的人都在用一种怀疑的目光看着我,都在询问我:你是考进来的吗?
该不会是走后门吧?我只好用拼命学习来缓解心头的紧张和慌乱。第
一次摸底考试,我真担心考砸了,老师和同学那猜疑的目光会从此变
成肯定的鄙视。分数下来了,老天保佑,我考得还可以。这多少给了
我一些自信,可一想到那10分,我就不自觉的心虚。我想其实应该从
这个分数中减去10分,才能代表我的真实水平。可是,我悄悄把分数
减少10分后再一排名,发现自己一下子落后了12名。这一比,我一下
子慌了,觉得自己其实是很差的,好容易建立起的一点自信顷刻间就
没了。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直摆脱不掉那10分带给我的心理阴影,
无论大考小考,我总喜欢在心里把实得的分数减去10分后,再和同学
们排名次。我无法安心学习,成绩自然就受到了影响,结果成绩越下
降,我心里就越不安,这似乎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让我难以自拔。
东子老师,您说我该怎样做才能摆脱加分带给我的困扰?”
以作弊的方式将本不该得的10分加到中考分中,以此获得升入重
点中学的资格,这让胡杨一直心存不安,成了压在她心头的一块巨石。
可是,事情已成定局,再多后悔和不安都于事无补。既然胡杨已经是
重点中学的一员,那就应认真做好该做的一切,无愧于胸前的校徽。
只要她的综合素质达到了重点中学对学生要求的标准,她就是名副其
实的重点中学的学生,就该当之无愧地享有接受该学校教育的权利。
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胡杨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
很差。当然她才只有16岁,正处于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的不成熟期,不
可能要求她有太强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在这个年龄阶段
的人,往往喜欢参照周围同学的位置来判定自己所处的位置,想到其
他同学都是靠真实分数考上重点中学的,这自然会加重她的不安感。
尤其在此之前,她在学习中一直是一帆风顺的,在老师和父母的呵护
中,很少体会失败。所以对于中考的失利,她很难客观分析和面对。
这种心理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调整,她又被父母以加分的手段送到了竞
争激烈的重点中学,在高手林立的重压下,她更加无法正确面对自己,
自卑、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随之而来。这些对自我否定的情绪借“
加分”发泄出来,看似因为加分给她带来这么多的心理波折,而根源
在于她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评价,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针对这件事,我建议胡杨系统地对自己进行一次论证,了解自己
的实力和不足,做出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增强自信。另外,要
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面对失败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学家莱维特说:“挫折是一种感觉,而不是客观存在,因为面临
同样的考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做出不同的反应。”所以胡
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尤其是考试时,面对失败要有乐观的态度,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不可钻进自己设定的死胡同中。
相关新闻
2023-12-05
2023-11-30
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