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浅谈儿童执拗心理
分类:医院动态
作者: 徐中利
来源: 六病房
发布时间:2014-05-05 07:51
现实生活中大家大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可爱顺从的孩子逐渐变得不太听大人话了,慢慢地变得执拗起来。有时候你让他往东他偏向西,甚至表现出故意性。此时或许你会萌生这样的念头——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通事理小家伙。甚至采取了打、罚、哄、物质引诱等方法,误认为“棒打出孝子”。但效果也只能体现一时一事,或常常事与愿违,在一定程度上还出现了副作用,结果孩子和家长都很懊恼。
那么运用哪些行为规范、采取何种沟通方式,才能处理好儿童的执拗行为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简要解析儿童执拗心理。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物质决定意识,人的意识、心理活动都是人脑对特定生活环境的反映。不同年龄阶段人脑的发育、功能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儿童从婴儿到幼儿,再到成年,大脑开始有一个大的发育成熟过程。换言之,孩子的思维逐渐表现出独立性和创造性,他们看待世界具有独特的年龄特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童心、童趣。
其次需要成年人换个角度看问题。大人认为孩子执拗,相反在孩子眼中家长倒有可能是执拗的。偶尔我家孩子就会说“长大了我不当不听孩子话的爸爸”。这关键是个理解、沟通、引导的问题。家长和孩子需以平等的地位相处,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理解出现在他身上的问题,循序渐进地使其明是非、知曲直。
举例来说,让一个4岁的孩子写字一定要非常工整漂亮,他一定担心写不好。此时他可能还不会正确握笔、端正坐姿,更别提写出漂亮的字迹来。因此他们难免会拒绝,继而遭到家长的打骂,甚至惩罚,此时孩子就会用他的执拗来表达反抗。通过这个例子,应该了解,孩子的执拗、违抗,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它的后面可能藏着担心、害羞、缺乏自信、害怕挫折等等。因此,当孩子执拗不听话时,你应理清原因,注意沟通,正确引导。 要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能随便发火、惩罚孩子,更不要打骂孩子,因为这种没耐心的专制的做法只会令孩子更加反感。成人的束缚、压制,会使孩子觉得难为情,长期负性强化的结果使他们更加不自信,丧失改变的动力,执拗起来更加严重。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成人与子女间以民主方式进行交往,可以互提意见时,对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大有好处,相反在管束压抑的气氛中,是很难培养出创造性人才的,家长朋友们您说呢!
相关新闻
2023-12-05
2023-11-30
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