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治疗为银 护理为金
分类:医院动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4-13 08:47
——心理四病房主任郭影谈病房安全管理
近期我国出现部分精神专科医院的恶性事件,社会影响极大,此时除了对于患者的同情外,更多的是对于医护人员的疑问,为何会出现此类事件?如何避免发生类似事件,让患者信任的来院,健康的出院?此时对精神科安全管理缺陷进行分析并制定持续改进措施,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是精神科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心理四病房是新成立的科室,在成立的近一年来对于如何有效治疗和安全护理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加强临床护理技术学习
精神科护理工作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情变化的复杂性,意外情况发生的不可预测性,发生医疗纠纷或出现医疗事故的可能性较大。但是无论什么原因恶性人为医疗事故都是不允许的。目前工作于临床的精神科护士多以年轻护士为主,虽然经过系统护理培训,但是大多没有系统学习过精神病学,对患者的精神症状不能准确观察与描述,不能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有的护士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与患者交流不够深入和专业,对患者的消极观念不能及时发现和掌握,针对部分年轻护士经验不足,心理四病房采取一对一指导的原则,一名精神科医生专门负责几名护士的临床技术指导,护士遇到问题随时可以请指导医生解答,护士长及科主任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考核如考核不理想医生附有连带责任,这样虽然加重了临床护士及医生的负担,但是快速提高了临床新入护士的技术技能,从根本上加强了护理安全。
二、加强医疗技术学习
全院医生均为精神专科医生,在基本技能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医疗技术是一种与日俱进的技能,需要不断的学习,需要掌握现阶段本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熟悉新的药物,这就需要医生不断的学习,查阅新文献,掌握国内为新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科室在病房内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住院医师初步诊断,用药及后续治疗需要与上级医师沟通,最大限度避免医疗过错的发生。
三、加强人际沟通学习
当前的医疗环境中,“医患关系”一词往往让大家联想到医患矛盾,医患纠纷。“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常常被等同于防止“医患矛盾”。但实际上要想避免医患矛盾最根本的办法是加强沟通。病房内与患者沟通最多的是护理人员,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训,转变护理理念强化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人文素质培训,增强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热爱,培养敬业、奉献精神,养成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护理精神病患者的过程中,尊重患者,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用生、冷、硬、顶、推对待患者。爱护患者的生命,关心患者的生活,尊重患者的愿望,树立全心全意为精神病患者服务的思想是最为重要的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从诊断,到治疗没有患者及家属的合作是绝难做到的。而患者的合作来自于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来自于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良好的医患关系本身是一种治疗手段,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甚至对患者的人生产生影响,并且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保护医生的心理健康,提高职业成就感,避免职业耗竭。
过去医患关系大多是权威模式,而如今医患模式已应转换为协商模式,医生是专家有责任向患者说明情况,使之能够做出合理决定,在此模式下患者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立场,双方共同努力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精神科疾病是需要长期服药的良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医从性是后续治疗的基础。
四、加强病房安全管理
曾有报道某精神病院患者出现患者吞食异物。对保护性约束患者未定时松解约束造成被约束肢体红肿或破溃。不认真落密“三查八对’(包括对面孔),导致口服药服用错误。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缺乏工作责任心不按制度巡视病房,患者发生危险行为不能及时发现。护理理念滞后,服务意识差引发纠纷。甚至有言语冷淡、行为不当的过失,导致患者及家属的不满而引发纠纷等这些都是曾经报道过的事情,那么医护人员要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引以为戒,时刻铭记。
目前精神科尚未落实标准床护比,造成人力资源紧张,特别是八小时以外及节假日,当班医护更少,增加了危险风险的发生率。而这些即是困难也是挑战,为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根据床护比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同时利用好现有人力资源。加强对高风险时段,如夜班、节假日等班次的管理。按护士资历、体力、性格不同进行排班,形成互补。护理任务重时,增加辅助班次,避免因人员少、任务重而增加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医院新大楼的建设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诊环境,改善了硬件条件,创造了安全的环境,在硬件设施完备的条件下我们更要重视软环境的安全,不造成人为的安全隐患,比如拖地造成的摔伤,就餐餐盘消毒不净造成的集体腹泻等。总之,安全管理在精神科管理中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以及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局限性,极易发生安全管理缺陷,分析缺陷发生原因,并制定持续改进措施,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率,是精神科管理中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
心理四病房
相关新闻
2023-09-22
2023-09-22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