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女孩为何如此“害羞”?
分类:医院动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4-06 09:26
小雪是一位十五六岁的高中生,在同学的眼中特别内向害羞,不敢当着老师同学的面发言,如果遇到同学必须轮流上台发言,躲不开,她宁愿装病逃学,不敢看同学,害怕和同学目光对视,眼神躲闪,甚至不断低头盯住脚尖,尢其害怕与男同学讲话,常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自感心怦怦跳、口干舌燥、全身发抖,为此痛苦不堪,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暂时休学。
小雪仅仅是害羞吗?实际上是患上了一种心理障碍即社交焦虑障碍,又名社交恐惧症或见人恐惧症,是最常见的焦虑障碍亚型之一。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心理疾病,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如害怕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做出一些难堪的行为,害怕人际接触,与他人目光对视等而尽力回避。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她的过分“害羞”
目前认为与社交恐怖症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多数患者具有不良的人格基础,如自卑、内向、胆小、追求完美、自我中心,自尊心较强,害怕被拒绝,或者对外貌缺乏信心等。此外,与家庭社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过度保护或限制,父母过于严厉,不断指责,孩子从小性格受到压抑;父母的过度保护,孩子社交能力差,自我评价低,以及本身所处的社会环境较为恶劣,与人交往时受到的挫折居多。另外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因素,有遗传倾向,研究发现与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失调有关。还有一些负性的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创伤事件,作为促发因素作用于上述易感人群,导致社交恐惧的发生。
正确认识“害羞”
生活中由于人们对社交恐惧症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患者被轻描淡写地认为仅仅是“胆小、内向”而未受重视,那么该如何正确判断社交恐惧呢?一般人对参加聚会或其他会暴露在公共场合的事情都会感到轻微紧张,但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出席。真正的社交恐惧症患者会有无法承受的紧张、恐惧,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且这种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是过分的、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轻者表现为与人接触交往时腼腆、害羞、紧张、不自然,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交际能力;严重者表现为操作性社交恐惧,核心症状围绕着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害怕做出令人尴尬的行为,一旦发现被人注意就不知然,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聚会时不敢坐在前面故意回避社交,极端情形下导致社会隔离。常伴有口干、出汗、心慌、手抖、恶心、尿急等植物神经症状。认知方面则与人相遇时特别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行为,对自己的社交表现评价过低,有的发生认知曲解,如社交中感到自己是被人讨厌的、不接受的、笨拙的等。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
可采取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的原则。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或缓解焦虑、恐惧症状,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心理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特征性的负性思维等不良认知模式以及条件反射式的恐惧情绪及回避行为,如过高估计了他人对自己的挑剔、过分地关注他人的看法、低估自己的交往能力,以及害怕出现焦虑反应等。目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治疗,包括社交技巧训练、逐步暴露、放松训练、认知转变等,对患者的长期预后较好。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自信,消除自卑,给予积极的语言暗示,双目对视训练,当众演讲和语言训练,学会悦纳有缺陷的不完美的自己,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保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防御能力。
社交恐惧症在美国的患病人数仅次于抑郁症、酗酒而名列第三,我国目前患病人数也在激增,而且病情严重者严重妨碍了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只要早发现,及时干预和系统治疗,预后比较好。
四病房王美娟
相关新闻
2023-09-22
2023-09-22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