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什么是抑郁症?
分类:抑郁症
作者: 赵丹
来源: 心理五科
发布时间:2014-06-02 00:56
患者李某:于2012年失恋后变得沉默寡言,食欲差,常失眠,总是感觉心里不痛快,没有高兴的事,并且认为自己一切都不如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才让男朋友甩了”悲观,绝望,沮丧,感觉活着没有意思,常说心烦,为小事和别人争吵,干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认为自己没有希望里。到医院就诊,诊断:抑郁症。
抑郁症,这个曾经让很多人陌生的专业词汇,如今已经变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阴影,随着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而日益庞大,随时可能袭击任何人。近几年,中国大中型城市中抑郁症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已接近3000万,其中有10%—15%的患者最终会选择自杀。
抑郁症不同于平常我们所说的抑郁情绪。我们每个人在遭遇伤心、难过的负性生活事件时,都会产生情绪低落的抑郁情绪反应,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应激。然而,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心理疾病,表现为长时间的心境低落,和相应身体器官的功能紊乱。从程度上来说,可以从轻度的忧伤到重度的悲痛欲绝,甚至是绝望和自杀企图。
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来看,目前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大致可以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来探讨。在生理因素上,主要包括:遗传(如中枢神经递质的异常)、身体疾病(如甲状腺低下症)、脑部疾患、药物滥用或依赖等。在心理因素上,主要包括:儿童早期的成长经历(父母感情不和、被虐待经历等)、人格特质(神经质、自卑等)、心理环境(负性生活事件、超负荷压力、缺乏社会支持、不良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共同作用,均会提高人们患抑郁症的风险。因此,在抑郁症的预防方面,尤其需要对有以上问题的人进行关注,给予心理和社会支持。
值得警惕的是,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呈低龄化趋势,年轻人群体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抑郁症的预防工作必不可少。首先,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运动,规律饮食,在工作之外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其次,注意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改善人际关系,增加人际沟通,及时求助亲友,建立自己社交圈;最后,要对抑郁症有科学的认识,在察觉自己或亲友在情绪上有波动时要做专业的评估,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