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网站
www.symhn.cn
【概要描述】为提高市民情绪管理能力及压力应对技巧,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9月25日,市精卫中心走进中国邮政沈阳分公司马官桥储蓄所,为现场市民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掌握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健康大讲堂”公益讲座活动。此次讲座由市精卫中心心理治疗与咨询科主任李泓锦主讲,李主任以高压下的情绪信号为切入点,为现场观众详细介绍面对压力应如何调节等内容。一、高压下的情绪信号1、容易发怒:一旦遇到冲突,反
【概要描述】为提高市民情绪管理能力及压力应对技巧,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9月25日,市精卫中心走进中国邮政沈阳分公司马官桥储蓄所,为现场市民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掌握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健康大讲堂”公益讲座活动。此次讲座由市精卫中心心理治疗与咨询科主任李泓锦主讲,李主任以高压下的情绪信号为切入点,为现场观众详细介绍面对压力应如何调节等内容。一、高压下的情绪信号1、容易发怒:一旦遇到冲突,反
为提高市民情绪管理能力及压力应对技巧,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9月25日,市精卫中心走进中国邮政沈阳分公司马官桥储蓄所,为现场市民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掌握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健康大讲堂”公益讲座活动。
此次讲座由市精卫中心心理治疗与咨询科主任李泓锦主讲,李主任以高压下的情绪信号为切入点,为现场观众详细介绍面对压力应如何调节等内容。
一、高压下的情绪信号
1、容易发怒:一旦遇到冲突,反应过于激动和好斗。
2、缺乏兴趣:对自身、他人和社会事件及以往感兴趣的事情不再留意。
3、自我感觉:精力涣散,记忆力衰退,迟疑不决,感到愁苦、内疚、疲惫不堪、冷漠、无助、无能、自卑及没有价值等。
4、滥用兴奋物,如糖、酒精、尼古丁和咖啡因等
5、暴饮暴食
6、挥霍浪费
二、三个压力管理的核心策略
(一)提出正确的问题
(二)调整生活方式
1、睡眠
(1)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就寝和起床。
(2)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3)每天运动,但不要在睡前两小时做运动。
(4)对多数人来说,下午四五点至傍晚间做运动有益于睡眠,比早晨运动好。因为这样可以缓解白天积累的压力,可以为晚上的睡眠做准备。
(5)睡觉前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饮料或吃巧克力,对于烟酒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物质要特别谨慎。
(6)尽量在起床半小时内接触日光半小时,一起床就打开家里所有的灯。因为光亮是生理时钟的主要调节器,它能终止睡眠激素,活跃激发激素。
(7)睡前做放松运动,如肌肉收紧再放松、深呼吸等。
(8)睡不着的时候,不要生气或灰心,因为消极的情绪会增加激发激素,使睡意消失。
(9)养成“午休”的好习惯。关上办公室的门,不接电话,爬在桌上睡5~10分钟。10分钟的午休可以赚回近两个小时的高生产力时间,很划得来。
2、运动
(1)尽量在下午四五点以后运动,由于白天在办公室多半坐着不动,加上工作压力累了一整天,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
(2)每天坚持运动。一次至少20~30分钟,如散步等。
(3)每周做三四次间歇性运动。例如,先快步走,再慢步走。游泳、跑步或骑自行车也用一快一慢的方式,在压力与恢复间来回做。
(4)任何运动都比完全不运动好。如乘电梯不如走楼梯。
(5)走路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因为人类花了100万年,从猿到人,整个人的身体结构就是为步行设计的,所以步行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
(三)营养
1、一天一袋牛奶。
2、饭前喝汤,这是美国科学家研究后推荐的方法,理论是饭前喝汤,脑干食欲中枢的兴奋性会下将,食欲就下降,饭量自动减少1/3。
3、吃饭速度放慢。
4、把一天饭量的大部分放在早上、中午吃,晚上少吃点。
5、人不能光吃素,也不能光吃肉。蛋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三份至四份就好,每份就是一两瘦肉,或者一个鸡蛋,或者二两豆腐,或者二两鱼虾,或者二两鸡鸭。
6、主食有粗有细。这是指单纯吃粗粮或单纯吃细粮营养都不全面,要互相搭配。
7、饭菜不甜不咸。
8、每天三四五顿。这是指吃饭的餐数,最好一天吃四顿饭。
9、吃饭要达到七八分饱。
10、每天吃500克蔬菜和水果可以预防癌症。
现场,李泓锦主任为大家准备了一套缓解压力的手指操,居民跟着李主任纷纷伸出双手像模像样的做了起来,居民表示回家会把所学内容及手指操与身边的亲朋好友们共同分享,让大家都能远离压力。
市精卫中心将继续以健康大讲堂为契机走进百姓身边,为沈城市民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医院简介 | 康复乐园 | 家庭护理 | 院长信箱 | 医院地图
Copyright © 2015-2018 Shenyang Mental Health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热线:(024)23813000 办事热线:(024)31217767 投诉电话:(024) 31217565 (024) 31217537
地址:沈阳市浑南新区金帆中路12号
版权所有: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辽ICP备0500797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沈阳